2025年07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人大视窗
13 5/13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这一幅法治引领高质量发展生动画卷如何绘就
· 为何国家和政府要在生态环境法典中“唱主角”
· 探索建立跨区域处理生态补偿机制
· 明燕法:一名人大代表的法治情
· 首次审议和批准国家决算和国家预算报告

陕西依法规范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探索建立跨区域处理生态补偿机制

( 2025-07-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 本报记者  王娈  马金顺

  《陕西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近日获得通过,自7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出台,意味着陕西生活垃圾分类迈入“有法可依”新阶段。
  《条例》共9章52条,主要规定了规划与建设、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运输与处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监督与保障、法律责任等内容。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条例》明确生活垃圾分类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科学管理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全程分类管理、资源化利用的宣传教育,增强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投放意识。学校应当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教育内容,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公益宣传。
  《条例》鼓励和支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科技创新,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究开发与转化利用,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科技水平。
  聚焦源头减量,《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建立涵盖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工作机制,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生产者、销售者应当执行国家和本省有关限制产品过度包装的规定,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包装废弃物的产生;电子商务、寄递、外卖等行业经营者,应当优先使用电子运单和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箱(袋)等包装产品;旅游、住宿等行业的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推行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节约使用和重复利用办公用品,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
  在分类投放环节,《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在指定地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不得随意倾倒、抛撒、堆放或者焚烧生活垃圾。禁止将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非家庭源危险废物等混入生活垃圾。
  《条例》还对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规范收运、分类处理以及大件废弃物处理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条例》鼓励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跨区域共建共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探索建立生活垃圾跨区域处理生态补偿机制,合理确定补偿原则,明确补偿标准。
制图/李晓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