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13 3/13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锚定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打造自贸港法治标杆
· 马锡五审判方式在新时代检察工作中
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在西安举办
· 河南叶县检察研发数据模型赋能办案
· 关注·暑期安全
· 吐鲁番警方织密夏季防溺水安全网
· 谋定而动明确政法工作破题思路和实践路径
· 破解群众“多头跑重复跑”难题

内蒙古丰镇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破解群众“多头跑重复跑”难题

( 2025-07-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本报记者 刘玉璟 常煜
  
  夏日的阳光洒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丰镇市新城区街道综治中心的玻璃幕墙上,映照着大厅内忙碌而有序的景象:咨询台前,工作人员正耐心为前来咨询的群众登记分流;调解室里,调解员与当事人围坐交谈。
  “不用来回折腾,在这里就能把事儿办妥,省时省力!”一名刚办完土地纠纷调解的群众说。
  这一幕,正是丰镇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丰镇市紧扣“阵地重组、资源整合、机制重塑”三大核心,将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纠纷化解的“终点站”,让群众诉求办理和矛盾处置实现“最多跑一地”。
  占地900平方米的市综治中心内,信访接待、诉讼服务、检察服务、法律服务等多项功能区深度融合,13个行业性调委会、10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与1名心理咨询师协同作战,形成“一窗受理、多元联调、全程闭环”的解纷模式。在这里,群众无需再为纠纷多部门奔波,只需迈进一扇门,就能获得从法律咨询到司法确认的“一站式”服务。
  资源整合激活了基层治理的协同效能。丰镇市构建起市乡两级联动机制,由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分别担任市、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主任,人社、住建、卫健、工会、妇联、法学会等多个部门以常驻、轮驻方式入驻,形成“党委牵头、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解纷格局。针对群众“报警多、找综治中心少”的现象,丰镇市委政法委制定印发了《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与基层政法单位联动实战机制》,有效提升了基层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和就地处置能力。面对跨区域的复杂纠纷,市级领导带头包案,联合信访、司法行政、公安等部门“组团下访”。
  隆盛庄镇综治中心经过标准化建设改造并实体化运行后,8名常驻工作人员在“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社会治理办+12345工作站”“心理咨询室+法律服务室”等功能区高效协作。今年以来,综治中心共接待来访群众10批次,办理12345工单14件,走访排查出矛盾纠纷6起,通过多部门协调配合化解纠纷2起。
  同时,全市织密“党小组+网格员+单元长(联户长)”的铁三角基层微治理体系,在全市划分网格905个,其中乡镇753个、城区152个,乡镇根据实际情况跨格成立网格党小组251个,配备专职网格员753名,选聘联户长1506名;城区划分网格党小组152个,配备专职网格员152名,兼职网格员392名,选聘单元长801名,穿梭于街巷村落,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民意收集。2024年以来,累计摸排矛盾纠纷792件,发现安全隐患3000余处,真正实现风险“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在丰镇市,矛盾化解不仅有机制保障,更有温情守护。450名专兼职调解员活跃在城乡一线,“板凳议事法”“知心大姐调解队”等特色品牌深入人心。新城区街道调解员李大姐回忆起一次调解经历:两户邻居因下水道堵塞争吵数月,她将调解现场搬到小区花园内,一边拉家常一边讲解法律知识,最终促成双方合力清理管道、握手言和。这样的“柔性治理”,让法律的刚性与调解的柔性有机结合,成为基层解纷的“润滑剂”。
  据了解,2024年,丰镇市排查矛盾纠纷1520起,成功化解1478起;今年以来,市乡两级综治中心共排查发现矛盾纠纷380起,化解376起。通过“一站式”平台,丰镇市成功破解群众“多头跑、重复跑”难题,基层治理呈现“矛盾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良好态势。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入驻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确保群众化解纠纷‘只进一扇门’,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丰镇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泊霖的话语,道出了持续深化治理的决心。从城市街道的“一站式”大厅到乡村的“网格微治理”,从行业性调委会的专业调解到党员干部的主动下访,丰镇市正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笔,在北疆大地书写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