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11/13 10 11 1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一个个“率先”背后,迸发着积极进取的力量
· 陕西岚皋检方强化监督让虚假诉讼“现形”
· 致力化解少数民族矛盾纠纷
· 常州率先启动法律实施效果评估
· 图片新闻
· 金华婺城“333”领航计划为新警铺就成长路
· 西宁铁路公安举行春运授旗仪式
· 开封祥符交警宣传春运交通安全
· 大同铁警“四个强化”提升队伍作风

致力化解少数民族矛盾纠纷
广东连山法院为促进民族团结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 2021-02-0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章宁旦
  □ 本报通讯员 彭筠童 黄海欣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是广东省唯一 一个拥有两个少数民族的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60%以上。长期以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致力化解少数民族矛盾纠纷,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为促进民族团结、保障国家大局稳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授予连山法院“全国优秀法院”称号。
  “这么大的地坪占了排水沟的位置,下大雨排水不顺畅,会把我家房屋的墙角淹没。”“你把排水管安置在排水渠就是你的不对,还弄那么大的排水管。”欧家村同是壮族的村民彭某在村民莫某房屋一沟之隔的地方建起新房。建房过程中,双方一直争论不休,矛盾越来越激烈。
  此后,莫某在彭某家门口放置木头,阻碍通行;而彭某也用水泥墩堵塞排水沟,并在沟上砌防护墙。村委、镇司法所、镇派出所先后多次到现场调停未果。
  “欧家村拥有广东规模最大、最原生态的欧家梯田,每年九月份是旅游高峰期。如果不尽快处理,影响的不只是旅游产业,甚至可能会发生暴力事件。”连山法院法官欧书勇告诉《法治日报》记者,第一次来到欧家村进行现场勘查时,莫某和彭某围着他各说各理。
  次日,欧书勇和村委、县公安等再次来到欧家村,分别倾听莫某和彭某的“苦闷”,对他们讲事实说道理,解析相关法律。经过3个多小时的劝解,莫某同意清除路障,并把排水管换小型号,彭某则表示为了集体排水,愿意拓宽和加深排水沟。在多方的见证下,双方终于握手言和。
  连山法院院长程志和认为,这样“家长里短”的纠纷,是最容易又最难处理的,简单的判决不能彻底解决矛盾纠纷,还会影响民族和谐。
  为此,连山法院主动与公安、村委会等部门协调,参与调处矛盾纠纷。2018年至2020年,调撤结案817件,调解率居清远全市基层法院前列。
  连山工业经济欠缺,青壮年外出务工众多,大量妇女儿童留守农村,连山法院高度重视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司法保护工作,2016年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
  “我和他真的过不下去了,他缺乏责任心,对家庭生活、经济不闻不问,连子女教育也不关心。”罗某再次来到法院倾诉,罗某口中的这个“他”,正是她的丈夫黎某。
  这是罗某第二次到法院起诉要求离婚。家事审判合议庭组织双方进行多次调解,双方对子女的抚养问题始终没能达成一致意见,矛盾愈发激烈。
  早在2012年,连山法院就组建“家事审判合议庭”,由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和熟悉少数民族风俗的人民陪审员组成,加强家事审判工作,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妇女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合议庭成员多次到罗某与黎某家中,了解家庭情况,与双方及其父母沟通,从子女血缘关系、家庭伦理教育等角度劝说,最终促使双方达成离婚调解协议。
  “婚姻家庭关系既是法律关系,又是伦理关系,当事人心里较为复杂,解决家事纠纷讲情理比讲法理更有效。”连山法院副院长罗先好介绍,连山法院超七成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是调解或者撤诉。在审理这类案件中,连山法院针对不同类型的家庭矛盾,采取不同的调解策略,尽量以调解、心理疏导等柔性司法手段,减少当事人之间的对抗,努力维护亲属关系的完整与和谐。
  连山法院受理的案件有90%至少有一方当事人是少数民族,因此也会采用民族语言审理案件。“连山法院现有61.5%的法官、70%的法官助理是本地少数民族。他们更了解民族地域特色,具有民族语言沟通优势,在化解纠纷和法治宣传等方面发挥积极有效作用。”程志和说。
  实践中,连山法院不断探索司法为民新举措,注重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法官、优秀人才,建立双(多)语法官机制,提倡多语审判方式。同时,选拔在当地有威信的少数民族干部担任人民陪审员,邀请德高望重的长老参与协调解决纠纷。
  阿祖与阿科是壮族胞兄弟,双方因林地权属矛盾激烈,对“外人”非常排斥,当地政府多次调解无果。法官黄仁向在了解案情过程中,得知村委会主任尹仁祥熟悉兄弟俩情况,在村民中也有一定的威望,遂邀请尹仁祥一起参加调解工作。最终,一举化解了兄弟俩多年的积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