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守法普法
9 7/9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民普法工作
· 久久为功靶向施策聚焦法治守正创新
· 实行动态智能管理推动普法责任落实
· 积极探索公民法治素养提升有效路径
· 创新深化法治创建推进基层依法治理
· 传承红色法治基因赓续红色法源法魂
· 全力打造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陕西品牌

创新深化法治创建推进基层依法治理
河南省司法厅副厅长 鲁建学

( 2022-07-1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守法普法
  近年来,河南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把法治创建作为加强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创新实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不断探索具有河南特色的基层依法治理途径,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完善创建体系,推动基层依法治理走深走实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高站位推动法治创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创建工作,河南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十四五”规划、“八五”普法规划,分别对法治创建作出安排。高规格召开全省法治乡村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对法治创建工作进行部署。
  二是细化创建标准,深入开展法治创建。按照“省重点抓县、市重点抓乡、县重点抓村”的原则,开展“四级同创、三级示范”创建活动。先后出台《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考核办法》《法治乡镇(街道)创建指导标准》等。
  三是注重激励引导,扎实开展法治创建。周口市委常委会研究“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推荐工作,商丘市着力抓好法治乡镇建设,汝州市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作为评选文明村前置条件。目前,全省有224个村(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085个村(社区)被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各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率已达66%。
  二、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促进基层治理民主化法治化
  一是高位谋划“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发源于河南省邓州市,河南出台《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等,对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提出要求。《河南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把这一工作法作为深化基层依法治理的重要抓手。
  二是创新实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广泛应用于基层组织建设、脱贫攻坚、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中。郑州市在城市市区创新开展“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开封市提出凡未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议的村级重大事务,一律视为无效。
  三是大力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2019年12月,“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展览馆在邓州市建成,运用图片、文字、实物、多媒体技术等,深度揭示工作法广受青睐的真正奥秘。接待省内外参观学习980余场、3.7万人次,外出讲座800多场次。“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全国1000多个县(区)落地生根。
  三、大力弘扬法治文化,厚植基层依法治理法治底蕴
  一是以“黄河法治文化带”保障黄河安澜。将法治文化、黄河文化、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编制《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建设规划》,精心打造横贯8个省辖市、23个县的“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被命名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二是以“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呵护一渠碧水。将打造“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列入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八五”普法规划。组织实地调研,深入挖掘子产、商鞅、韩非、邓析、李斯、张释之等法家名人典故,挖掘叶县县衙、内乡县衙、新密县衙等署衙文化中的治理智慧,绘制了《河南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空间布局图》,切实用法治手段保障输水沿线和受水区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三是以“小切口”普法推进法治河南建设。在开展宪法、民法典重大专题宣传的同时,还先后开展了校园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项普法宣传,并为每项专项活动量身定做普法宣传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