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文化
|
|
□ 本报记者 余东明 □ 本报见习记者 张海燕 □ 本报实习生 张译文
1936年11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以“危害民国罪”在上海将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史良、李公朴、王造时和沙千里七位著名抗日民主人士逮捕并投入监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七君子”事件。如今,一场名为《七君子》的爱国情景剧即将搬上舞台,献礼建党百年华诞。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探班排演现场,还原上海律师营救“七君子”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台前幕后 “立即向日本宣战!没收卖国贼的财产,救济受灾人民!” “全国武装起来,保卫华北!为祖国自由而奋斗!” …… 舞台上,游行队伍的呐喊声振聋发聩,1936年动荡的上海,面对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的铁蹄,国民党当局迟迟不肯对日宣战,学生游行,工人罢工,社会各界表示强烈抗议……情景剧缓缓拉开序幕。 舞台上,游行抗议的组织者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章乃器、史良、王造时和沙千里等人陆续出场,演员们将他们的爱国热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们在上海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释放政治犯,建立统一的抗日政权。然而等待他们的是国民党当局的忌恨,他们不幸被捕入狱…… 舞台上一群律师自发站出来,以每3名律师为一人辩护的豪华阵容,在法庭上和“七君子”一起驳斥当局的险恶用心,为抗日爱国辩护,终使所谓的公诉者们自惭形秽,哑口无言。 整部情景剧时长不过20分钟,主要由四幕剧情构成,分别为“游行示威、不幸被捕、法庭辩护、释放回归”,以爷孙重游上海律师公会陈列馆为引题,通过歌舞形式,重现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 《七君子》主创人员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上海律师公会最早成立于1912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律师同业组织,“七君子”中有四位便是其中的成员,他们被捕后,同是律师公会成员的21位旧上海最为知名的律师自愿组团为“七君子”辩护……从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据悉,该剧由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法宣办指导,黄浦区司法局、黄浦区法宣办组织编排。 “‘七君子’事件是黄浦江畔法治百年变迁中一段不可遗忘的历史,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通过爱国情景剧的方式生动再现这一事件,并着重挖掘当时上海律师利用法律武器与国民党当局有力抗争的历史,进一步激励新时代律师队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勇气和使命。”上海市黄浦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建忠说。 戏里戏外 《法治日报》记者跟随主创团队来到上海市复兴中路与黄陂南路的交叉口,一栋颇有历史底蕴的民国建筑映入眼帘,这便是当年上海律师公会的办公楼旧址。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国工商银行的银行博物馆,在顶楼留出100平方米左右设立了上海律师公会旧址陈列馆。 诚如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王立民所说:“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始于上海,而上海的法制现代化进程始于租界。”20世纪初,随着中国法制萌芽,上海律师公会率先在租界应运而生,这座大楼便是当时营建的,巧合的是,中共一大纪念馆也在同一条路上。 随着大楼的落成,上海律师公会也迎来全盛时期。民国年间出版的《上海律师公会报告书》显示:上海律师公会会员人数在1929年至1932年间成倍增加,到1936年抗战爆发前,已有1340名会员,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地方性律师组织。 “七君子”中的沈钧儒、沙千里是律师公会执委会委员,史良、王造时是公会成员。他们入狱期间,公会内部从来没有人建议,从未有人填补他们的职位。1937年8月初,“七君子”获释,律师公会执委会通过决议,为四位会员举行晚宴以致慰问。 时光流转近百年,现在走进律师公会陈列馆,当年处理案件的材料、凭证、史料图片等依次陈列,真实还原旧上海律师公会与法律工作的全貌。 “通过法治情景剧演绎可以更好地回望和瞻仰那些曾经为中国法制启蒙作出贡献并留下优良传统的海派律师们,并启发后辈要汲取历史经验,传承优良传统,再创新时代海派律师敢为人先、敢于突破的宏伟气魄与使命担当。”上海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张婷婷说。 承前启后 目前,《七君子》正在做最后的排练和冲刺,并将在“七一”建党节前后首演。 在情景剧最后的字幕中,《法治日报》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沈钧儒——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首任院长;史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首任部长…… 不可否认,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以他们为代表的一大批海派律师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贡献了磅礴之力。 据了解,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发祥地,一大批红色精品法治文化品牌被挖掘,并陆续呈现在大众面前。 华东政法大学以老校长雷经天为原型,编排了大型原创话剧《雷经天》,再现抗战时期震惊全国的“黄克功案”。 武警上海总队“南京路上学八连模范中队”制作100期《兵哥说党史》,被称为“网红党课”备受追捧,点击量突破3亿次。 上海愚园路上,江苏路派出所挑选优秀民警担任红色文化讲解员,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交流,感悟革命精神,铸牢忠诚警魂。 ……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红色历史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重大时刻,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通过深入挖掘党史中的法治故事,进一步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决心和信仰,激励我们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面貌和奋斗姿态,投身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和新要求。”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说。

|
重现一段“海派律师”鲜为人知的历史
|
探班爱国情景剧《七君子》
|
|
|
|
( 2021-06-2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文化 |
|
□ 本报记者 余东明 □ 本报见习记者 张海燕 □ 本报实习生 张译文
1936年11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以“危害民国罪”在上海将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史良、李公朴、王造时和沙千里七位著名抗日民主人士逮捕并投入监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七君子”事件。如今,一场名为《七君子》的爱国情景剧即将搬上舞台,献礼建党百年华诞。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探班排演现场,还原上海律师营救“七君子”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台前幕后 “立即向日本宣战!没收卖国贼的财产,救济受灾人民!” “全国武装起来,保卫华北!为祖国自由而奋斗!” …… 舞台上,游行队伍的呐喊声振聋发聩,1936年动荡的上海,面对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的铁蹄,国民党当局迟迟不肯对日宣战,学生游行,工人罢工,社会各界表示强烈抗议……情景剧缓缓拉开序幕。 舞台上,游行抗议的组织者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章乃器、史良、王造时和沙千里等人陆续出场,演员们将他们的爱国热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们在上海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释放政治犯,建立统一的抗日政权。然而等待他们的是国民党当局的忌恨,他们不幸被捕入狱…… 舞台上一群律师自发站出来,以每3名律师为一人辩护的豪华阵容,在法庭上和“七君子”一起驳斥当局的险恶用心,为抗日爱国辩护,终使所谓的公诉者们自惭形秽,哑口无言。 整部情景剧时长不过20分钟,主要由四幕剧情构成,分别为“游行示威、不幸被捕、法庭辩护、释放回归”,以爷孙重游上海律师公会陈列馆为引题,通过歌舞形式,重现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 《七君子》主创人员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上海律师公会最早成立于1912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律师同业组织,“七君子”中有四位便是其中的成员,他们被捕后,同是律师公会成员的21位旧上海最为知名的律师自愿组团为“七君子”辩护……从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据悉,该剧由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法宣办指导,黄浦区司法局、黄浦区法宣办组织编排。 “‘七君子’事件是黄浦江畔法治百年变迁中一段不可遗忘的历史,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通过爱国情景剧的方式生动再现这一事件,并着重挖掘当时上海律师利用法律武器与国民党当局有力抗争的历史,进一步激励新时代律师队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勇气和使命。”上海市黄浦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建忠说。 戏里戏外 《法治日报》记者跟随主创团队来到上海市复兴中路与黄陂南路的交叉口,一栋颇有历史底蕴的民国建筑映入眼帘,这便是当年上海律师公会的办公楼旧址。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国工商银行的银行博物馆,在顶楼留出100平方米左右设立了上海律师公会旧址陈列馆。 诚如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王立民所说:“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始于上海,而上海的法制现代化进程始于租界。”20世纪初,随着中国法制萌芽,上海律师公会率先在租界应运而生,这座大楼便是当时营建的,巧合的是,中共一大纪念馆也在同一条路上。 随着大楼的落成,上海律师公会也迎来全盛时期。民国年间出版的《上海律师公会报告书》显示:上海律师公会会员人数在1929年至1932年间成倍增加,到1936年抗战爆发前,已有1340名会员,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地方性律师组织。 “七君子”中的沈钧儒、沙千里是律师公会执委会委员,史良、王造时是公会成员。他们入狱期间,公会内部从来没有人建议,从未有人填补他们的职位。1937年8月初,“七君子”获释,律师公会执委会通过决议,为四位会员举行晚宴以致慰问。 时光流转近百年,现在走进律师公会陈列馆,当年处理案件的材料、凭证、史料图片等依次陈列,真实还原旧上海律师公会与法律工作的全貌。 “通过法治情景剧演绎可以更好地回望和瞻仰那些曾经为中国法制启蒙作出贡献并留下优良传统的海派律师们,并启发后辈要汲取历史经验,传承优良传统,再创新时代海派律师敢为人先、敢于突破的宏伟气魄与使命担当。”上海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张婷婷说。 承前启后 目前,《七君子》正在做最后的排练和冲刺,并将在“七一”建党节前后首演。 在情景剧最后的字幕中,《法治日报》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沈钧儒——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首任院长;史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首任部长…… 不可否认,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以他们为代表的一大批海派律师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贡献了磅礴之力。 据了解,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发祥地,一大批红色精品法治文化品牌被挖掘,并陆续呈现在大众面前。 华东政法大学以老校长雷经天为原型,编排了大型原创话剧《雷经天》,再现抗战时期震惊全国的“黄克功案”。 武警上海总队“南京路上学八连模范中队”制作100期《兵哥说党史》,被称为“网红党课”备受追捧,点击量突破3亿次。 上海愚园路上,江苏路派出所挑选优秀民警担任红色文化讲解员,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交流,感悟革命精神,铸牢忠诚警魂。 ……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红色历史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重大时刻,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通过深入挖掘党史中的法治故事,进一步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决心和信仰,激励我们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面貌和奋斗姿态,投身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和新要求。”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说。

|
|
|